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400-023-1785

留言表单

请用微信扫码填写

顶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在职院校 > 重庆交通大学

学校简介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较为完善。现有南岸、双福、大坪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馆藏纸质和电子文献440余万册(种)、期刊杂志15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9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高级职称7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交通运输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20余人次。聘有包括王光谦、郑皆连、孟凡超等两院院士、知名企业家、工程大师等150余位特聘或兼职教授。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有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土木工程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获批重庆市3个一流学科、12个重点学科 、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2个“人工智能+学科群”;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19个学院(部),有62个普通本科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等3个国家特色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协同联动机制,创新人生教育,拓展实践平台,凸显“交通+”培养特色,打造“创新创业园”,开办茅以升班、英才班、卓越工程师班、海外项目管理人才班、CIMA班、创新创业班等实验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名,其中在校博硕士研究生3500余名,普通本科生2.4万余名;累计培养各类各层次人才15万余名。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21年超过90%,入选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较为突出。拥有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江航运工程与智能航道技术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34个省部级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所、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桥隧、路基路面、内河港航、单轨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2项,省部级科技奖300余项。公开发行《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

国际交流合作富有成效。学校倡议成立“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是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开办贝宁孔子学院,设有教育部备案的欧洲研究中心、贝宁研究中心,与欧美等海外50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设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和5个全英文专业,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面向世界各国招收留学生。

党建引领保障推动事业发展。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称号,周水兴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王戎获评“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案例入选中组部、教育部工作案例汇编。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弘扬“甘当路石、进无止境”办学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争创一流,努力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为交通运输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查看更多>>

重庆交通大学 升本专业

查看更多>>
类别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学院 125400旅游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5601工程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5100工商管理(MBA)

重庆交通大学考研报名条件

查看更多>>

报考要求

在重庆市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报考人员应符合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各类考试方式所规定的报考条件。

二、重庆市报考点接受在渝高校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包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下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考生,以及户口或者工作地在重庆市的往届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

三、符合重庆市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网报系统中选择一个报名考试点(以下简称“考点”)报名。因考点规模限制,如已报名满额可另选择其他未满额考点报考。网上报名需缴纳报名考试费(按重庆市物价局、财政局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否则报名无效。

四、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就近设置的考点报名;单独考试考生及招生单位有特殊要求的报考专业须按招生单位发布的网报公告要求选择考点。

五、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科目代码为5字头)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六、报考四川美术学院并满足重庆市报考条件的考生,如需在重庆参考,必须选择四川美术学院考点;如需在其他省市参考,应根据报考地所在省级招考机构要求选择考点。

七、报考“强军计划”凭所报招生单位发放的“校验码”进行报名。

八、重庆市对报考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实行网上审核,考生将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加盖印章(具体要求请向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咨询)的《报考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通过研招网上传,审核通过后直接网报交费,无需领取校验码。网上审核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审核结果,请实时关注审核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咨询电话:023-67869200。

九、经具有推免资格本科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须登录研招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查询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完成网上报名交费,并按要求填报志愿和参加复试。

十、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名要求:

(一)考生应仔细阅读《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报名公告,定期查阅报考点、招生单位相关要求,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信息,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二)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三)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报名时间结束后不得修改报名信息。(四)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填写报名信息并核对无误后,应在系统规定时间内支付报名考试费,未成功交费者报名无效。依据渝价﹝2013﹞310号文件规定,报名考试费按每人200元(推免生每人150元)收取。

注意事项:

(一)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二)网报所填写的“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为报考关键信息,提交生成报名号后,关键信息不能修改。如填报错误,可在网报截止时间前取消原报名信息并重新报名交费。

(三)考生在网报期间自主取消报名的,报考费原则上于2023年12月31日前原路径退回。已报名交费但未参加确认、放弃考试,或因网报信息不准确、弄虚作假、学籍学历问题等原因无法参考的不予退费。

(四)考生网上支付如遇到问题,可拨打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客服电话(010-67410388)或通过发送邮件(E-mail:kefu@chsi.com.cn)的方式咨询。

重庆交通大学考研考试科目

查看更多>>

(一)考试科目

各专业具体考试科目请见各院校招生专业目录。

(二)初试时间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按教育部规定执行。

(三)复试

1.复试时间及要求

复试时间及要求由各学院自定。我校将根据初试考试成绩,划定基本复试分数线并在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学院可能在我校基本复试分数线基础上进行二次划线,考生能否参加复试届时请登录重庆大学研招服务系统查询。

2.资格审查

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具体要求请关注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公告。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将要求考生在复试前的规定时间内提供教育部学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否则不能参加复试。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填报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3.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我校将在复试环节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学术道德、诚实守信等方面。

4.加分政策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加分政策。加分项目考生须在我校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复试内容

复试包括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专业课及综合面试(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具体复试方式和内容请查看招生专业目录和复试前发布在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各学院公告。

同等学力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等考生,初试成绩合格后,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具体内容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的备注栏。

报考会计[125300]、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工程管理[125600]、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将在复试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6.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将在拟录取后进行,体检不合格者(含推免生)不予录取(具体体检标准由学校或学院参照教育部、卫生部、重庆市及学校的相关文件,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

留言咨询
* 姓名
*手机
* 所在学校
扫码免费咨询领取
24、25考研最新政策、考研试题、考试大纲资料!
考研查询工具
查询专业对口
海量考研院校
专业信息
考研分数学费
考研信息查询